立足学情 针对要害 有效提升
——语文中考复习课的常见缺憾及对策略谈
江门市蓬江区教学研究室 周华章
【提 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中考复习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但长期以来,在中考复习课堂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缺憾,如脱离学情、罔顾考情、讲练脱节、单打独斗等,严重影响着复习效果。本文在深入分析各种缺憾的内在原因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钻研考情,有的放矢”“ 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合理规划,科学训练”等优化对策。
【关键词】 学情 要害 有效 复习 对策
中考复习恰如体育竞技前的封闭训练,不仅要提供完全仿真的竞赛环境,让运动员们在略高于比赛烈度的强化训练中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还要针对每位选手的特点实施以扬长补短为旨归的个性化训练。然而,在一线的中考复习课教学活动中,却一直顽固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削弱着复习备考的效率。现就中考复习课的常见缺憾及对策阐述如下,以就教于各位行家。
一、中考复习课的常见缺憾及归因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每年春季学期都会到全区十八所初中听评中考复习课60节以上。其中不乏令人击节叫好的精彩课或教学片段,但更多的课则因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下缺憾。
(一)闭门造车。
相当多的复习课课堂效果正如许多学生所抱怨的那样:老师教的多是我已经懂了的,我不懂的老师很多没有教。比如“词语运用”这一考点,很多教师不清楚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水平,也不清楚本班学生这一考点的“短板”所在,以“零起点”的眼光看到学生,或认为这么简单的知识点只需一笔带过即可。复习备考活动缺乏针对性,其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学校强调集体备课,因此常常出现一个年级“五统一”现象,即统一复习进度、统一复习教案、统一教学课件、统一教辅资料、统一复习策略。这种“一刀切”式的复习突出了学生的共性,强调了复习内容的环环相扣,却往往由于不能针对各班的不同学情而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明白教学其实是“教学生学”,习惯性地立足于方便教师的“教”,偏重于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而忽略学情实际。
(二)顾此失彼。
不少的教师对考纲考点和相应考题研究不到位,不明白针对特定的考点可以以完全不同的题型样式进行考查,也没有从本地历年的考题、近几年全国各地考题等维度广泛研究考情。因而,在围绕某一考点备考时,常常训练不够全面周到。由于“考什么”和“怎么考”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都丢三落四,一旦遇到从未训练过的题型,学生只能凭着个人素养“各自飞”了,复习效果也通常令人嗟叹。
(三)隔靴搔痒。
很多教师不能以学生的视角预测每个考点学生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如“仿写句子”这一考点,多数学生的困难在内容而不是形式上,但多数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修辞、句式、语气等形式方面。再如“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时,学生们的困难一般在于难以“内行地快速读懂文章”、“准确地捕捉重要信息”、“规范而清晰地重组信息”等方面,但教师们大多着力于“答题格式”、“答题技巧”等表面。由于不能精准地把握每个考点最关键的部分并想方设法地予以突破,很多的复习课往往陷入了少慢差费的泥潭。
(四)夸夸其谈。
一些教师不明白师生的关系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不清楚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包括应试能力)必须是由学生亲自反复练习才能逐渐形成,误以为自己的讲能“包治百病”。因而,每节课花很多时间用于滔滔不绝地讲,将每个考点其实是“考什么”,讲围绕考点可能“考什么”,讲每种题型应当“怎么想”,讲每道试题应当“怎么答”……教者总是精疲力竭,学生往往不明就里、一听就烦。这类老师往往将复习期间的语文练习题放在课外,忽视学生做作业的过程而偏重于作业结果的评讲,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暗无天日。
由于“应试教育”的残余思想作祟,一些教师固执地认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形成于“题海战术”。于是,语文复习课上,往往在“做不完的试卷,对不完的答案”中度过。这些老师大多认为,从大量的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将每次训练出现的“错题”收集起来强化订正,学生就会越来越能减少失误,越来越能得高分。殊不知,这种“题海战术”式的备考模式让学生们度日如年,更遑论语文学习的兴趣了。
(六)孤军奋战。
一些学校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单打独斗的不良现象。虽然备课组有几位语文教师,但他们并没能在复习资料、备考策略、教学进度等方面实现共享。尽管天天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忙碌,却缺乏交流和互动。究其原因,通常因为学校不恰当的考核机制使然。如过分看重教师个体的中考成绩而忽略备课组的整体成绩,过于偏重单个学科的分数而忽视每个考生的总体竞争力。教师们往往因为少许的分数的差异而得到数目悬殊的奖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明争暗斗的不良的人际关系。
(七)我行我素。
由于每一年的考情都会有不同程度地调整,复习备考活动也应当有相应地变化。但也有部分语文教师的复习课却十年如一日地没有什么改变。比如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已明文规定不再考查“综合探究”“连词成句”等考点,课内文言文选择题由两道改为了一道,一些教师依然故我地拿若干年前的题型训练学生。甚至有个别教师从不看考试大纲,也从不参加区内外的各种中考备考研讨活动,只是拿若干年前备考的资料按部就班地备考。这类教师往往年龄偏老,职业倦怠明显,对新的考情与学情不肯认真研究,也不明白研究的必要性,因而造成所任班级成效的低下。
二、中考复习课的优化对策
于漪说:“要读懂教材,了解学生,有的放矢,不能凭主观设想进行教学。”①基于20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复习备考活动尤其如此,既要遵循常规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备战中考的实际需要采取如下一系列强化训练策略。
(一)钻研考情,有的放矢
1.研读考纲,全面把握考查要求。
考试大纲源自《语文课程标准》,直接体现了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最核心的要求。它清楚明晰地回答着“应该考些什么”和“应该怎么考”两个问题,成为命题者和初中师生们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既是命题教师们命制中考试题的根本依据,也是广大初中师生们教学和复习备考的最可依赖的纲领性文件。因此,逐字逐句地研读考纲中每一条考点,切实把握每一个考点的具体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复习备考的首要工作。
就每一年的考纲研读而言,重点应置于三点:一是各版块的考查要求,即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考试题型、能力层级、分值、考查重点;二是各考点的实际所指,即弄清每个考点其实着重考查的内容,如“说明文阅读”三个考点其实都是考查考生在读懂文章基础上筛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修改病句”考点其实考查了病句类型判断、病句修改方法、病句修改原则等内容;三是各版块的考情变化,即准确把握每一年与前几年考查要求的改变,如2014年广东省中考“基础”板块变化很大,分值减少1分,删去了“连词成段”和“综合探究”两道题,换为“词语运用”和“仿写句子”,题型也有相应调整。只有准确把握了考情动向,才不会走冤枉路,耗费了复习期间的原本十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研读考题,深入理解考情趋势。
中考试题一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每年即便有改动也只是局部的微调。因此,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对于把握考情趋势而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中考试题的研究应从从两个维度进行:
其一是“已然”类试题。即从近几年本地中考试题中,围绕不同的考点,分类总结出已经考查过的各种题型。如以广东省中考为例,围绕文学作品阅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这一考点,先后出现过五种题型: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根据表格填写关键词语、根据要求概述情节内容、在空格中填写态度或情感变化的词语、找出中心线索。这五种题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还很大,必须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训练。
其二是“可然”类试题。即可能出现针对某个考点的新题型。新题型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命题者的原创,源于命题者基于对考点内涵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全新创意;二是命题者对全国各地优秀试题的借鉴和改造。因此,教师们对“可然”类试题的研究也应当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广泛搜集近几年本地中考试题以外的各地中考试题、模拟试题,从中发现切合某个考点的若干新颖的题型,以便开阔备考训练的视域;另一方面在准确把握考点内涵基础上,大胆尝试命题新题型,使学生们因为训练的全面、周到而见多识广。
(二)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医生治病讲究“对症下药”,总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仔细研究每个病人的病情,在此基础上才开出相应的药方进行治疗。复习过程与之类似,要想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在准确地把握学情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和补救训练。
1.弄清起点水平,着力于补“短板”。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②对初中语文的系统复习应当有两个维度地考量:一是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主要表现为各版块的考纲考点要求;二是本班学生对该序列中每个考点的掌握水平。前者回答了“一般应该复习什么”这个问题,后者则突出了就本班学生而言“最好应该复习什么”。经过前五个学期的学习,即便处于复习之初,学生也会对即将复习的考点内容具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从零开始和“齐步走”式的复习都不能实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因此,理想的做法应当是:先通过仿真试题以“前测”的方式,摸清复习前学生对某一考点的掌握程度。认真研究学生的答卷,弄清楚就某一考点而言学生存在的共性的“短板”,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复习方案。恰如给学生挠痒,先要弄清楚学生痒在何处,否则极容易出现“老师挠的地方学生根本不痒,学生痒处老师总是没挠到”的错位情况。比如:笔者曾让骨干教师到两所学校的两个班级送课下乡,同样是写作《 前后》一文,甲班普遍的问题在于不够具体充实,乙班的主要不足却在于补题和详略安排上。按对症下药的原则,两个班的复习升格课关注的重点必然因此迥异。
2.关注学习状态,致力于真提升。
在课堂复习的全程中同样应当详察学情,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关注的重点应当在两个方面:有趣和有效。
“有趣”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促使学生愿意学,为此,教师应尽量使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能在情感上与自己产生“共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明白复习内容的重要性。总之,努力避免学生复习状态的消极、懈怠。
“有效”则要求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要着力于学生仅凭一己之力无能为力之处,努力实现学生在上课前后的真实提升。教师的关注点一般有三类:一是学生理解不了的,如文学作品阅读中各种艺术手法的具体内涵、文学名著的艺术特色等;二是学生运用不了的,如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作文构思的常用技巧等;三是学生意识不到的,比如在表述答案时应当分条分点、语言简明、格式规范,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的评判造成障碍。
3.分析学习结果,倾力于巧补救。
经过一节课或一段时间的复习,对于复习过的内容学生到底掌握得怎么,教师应当通过分析其习题答案、作文、试卷、回答等表现准确把握。弄清哪些本班学生的共性问题,哪些只是部分学生的不足;前者宜重新设置专题,利用专门的课时查缺补漏,后者则宜利用个别辅导、面批面改的方式予以解决。
(三)合理规划,科学训练
1. 发挥集体备课优势,齐心协力地提高备考质量。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校的语文课组是一个团队,毕业年级备课组就是一个小团队。多年的复习备考事实证明: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所有人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往往能取得共赢的局面;相反,单打独斗式的的备考,往往会因为各个班级中考成绩良莠不齐而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整体表现。
集体备考一般应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着力。
就前者而言,强调的是备考资料共享,即在无论是复习之初就分工统编的资料,还是复习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新增资料,都能毫无保留地实现校内共享。当然,通常应经过“分工备教——集体定教——个性补教”三步,确保整所学校既有共性,又不乏班级个性。
就后者而言,强调的是分工不分家。首先,要形成荣辱与共的意识,备课组内几位教师能拧成一股绳,很乐意默契地分工合作。其次,要结合校情实际制定大致相同的复习计划,便于同事之间通力协作。再次,要能在复习每个版块内容前,大致统一复习策略,对于普遍感到困惑的考点,应当群策群力地予以研讨,以相互听课观摩的方式扬长避短。最后,能整合团队的力量,针对各个班级呈现的不同学情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2.统筹安排复习过程,胸有成竹地开展备考活动。
明确了考情,就明白了“我们要让学生们去哪儿”;把握了学情,就明晰了“学生们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多远”。在此基础上,复习之初教师们就应当统筹安排好大致的复习过程。可以从三个层面统筹安排:
一是区域层面。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己任的县、区教研室应当提出“一般应该这样分阶段复习”的建议,供区域内各初中参考借鉴。如中考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仿真模拟。这种指导性建议,能保证经验不足的学校也能保证复习的基本质量。
二是学校备考组层面。在参考县、区教研室建议的基础上,学校备课组应当更多地借鉴本校往届复习备考的经验,形成切合校情的复习规划。
三是班级层面。与学生最接近的层面是班级层面,任课教师应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大体遵照备课组计划的基础上,灵活微调复习安排,以求得最优化的复习效果。
3.精心准备教辅素材,博采众长地选编复习资料。
人们常说:教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意思是说,只有教师以开阔的眼界尽可能多地搜集了复习资料,才能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地挑选出最佳的训练素材,让学生不至于陷入低效重复的训练之中。因此,复习前,教师们手中至少有三种教辅资料:
一是至少三本的不同类别的复习用书。不同的复习用书是学养、经验各异的优秀教师的心血结晶,往往从不同角度阐述着对考情内涵和备考策略的理解。每本书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果能取长补短,必定能获得较高水准的复习资料。
二是本校往届复习资料。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如果能“站在往届师生们肩上”备考,在原有的复习试题、教案、课件、用书等基础上根据新的考情和学情加以改良优化,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区域内统编的最新复习资料。各地县、区教研室通常也会组织当地骨干教师们根据最新考情,编写一些备考资料。由于参编者都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其资料往往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切实解决关键问题,卓有成效地增强复习效果。
(1)洞悉解决真实问题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解决问题也一定要抓住关键。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必定效果不佳。就每个考点而言,教师们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每个考点一般会遇到怎样的障碍?攻克这个考点本班学生所遇到的真正困难是什么?如笔者听了9位老师复习“仿写句子”时,8位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语言形式”上,结果上课前后学生没有太大的提高。其实,“仿写句子”就像“旧瓶装新酒”,难就难在根据题干要求、中心句、上下文和例句判断出内容方面的限制并写出合适的内容。再如,考场作文的关键问题并非各种写作技巧、修辞手法,更多的应该是审题、立意、选材和详略安排等。在时间极其有限的复习阶段,只有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在考场上克敌制胜。因此,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前测、后测、作业分析、课堂提问、个别谈话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把握真实问题的关键所在。
(2)明确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策略。
要想有效提高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应当明确如下四种策略:
一是分层期待。正如人的十个手指头不可能一般长,每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无论经过怎样的训练,最终的结果也必定不能达到一样的水平。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根据禀赋素质、习惯兴趣、成绩水平等将学生大致分为几个类别,对每类学生有很理智地期待,清楚每类学生经过备考训练后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水平。千万不能一视同仁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希望,否则只能弄得学生沮丧,自己郁闷。一旦分层准确后,每次就可以根据学生“应然”和“实然”的差异因材施教,集中火力先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是先慢后快。叶圣陶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③正如理科教师讲解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例题背后的定律、公式一样,语文学科的复习也应当通过一道道的“例题”训练,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和经验。比如,训练和讲解一份说明文阅读题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弄清这些题目的答案,关键应当在于明白“遇到类似的题目改怎么思考和解答”,因此,务必在弄清“这一题”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解题思路,审视参考答案,进而领悟解答“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和策略。笔者以为,复习的过程常常是“从例题中发现和领悟规律,在习题中印证和运用规律,在考题中活用规律”的过程,前两个环节不可贪多求快,务必着眼于实效,稳打稳扎。
三是适度训练。有些老师迷信“题海战术”的奇效,固执地相信“吃一堑长一智”。其实,要想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发挥最优化的效果,必须坚持适度训练。首先是“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具有闻一知十的代表性;其次是习题的设置要全面、周到,能涵盖所有的可能的情况;第三是训练的间隔不要太长,应针对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及时训练并不时重复,保持学生较高的记忆准度。
四是仿真反馈。每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了作业、试卷之后,应当及时给出评判和点拨。既要根据考试标准对学生作品采点给分,以强化他们的应试得分意识;又要引导他们弄清来龙去脉,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还应根据其真实的表现热情地激励,以争取更大进步。
综上所述,在中考复习活动中,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有充分认识到种种缺憾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能在切实把握考情和学情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策略,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帮助学生们在中考考场上获得最佳表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此文发表于《广东教学研究》2014年第2期)
【www.365878.com】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